社区里的“奶奶厨房” 是饭堂也是老人的“家”
“粽子节”来了,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的“奶奶厨房”里,灶台前又开始一轮繁忙与热闹。社区“奶奶团”的老人们,成群结队出现,洗粽叶、和馅儿、煮料、缠线……动手又动嘴,边包粽子边说笑,欢乐尽在脸上。
72岁的刘道笠也在老人队里,时不时给老姐妹提出点指导意见,或者丢出一句惹满堂哄笑的开心话。诸如此类的众乐场面,永远有她——“奶奶厨房”的创始人。
“创立‘奶奶厨房‘,并坚持了这么多年,您有什么感受吗?”当外来的参观者把问题抛给刘道笠时,她只这样回答:“感受?我没有什么感受,这里就是一群老人可以一起聊天、吃饭、开心的耍嘛。”
“奶奶厨房”开张 专为社区老人煮饭
把深刻的意义揉进平常的生活,将大道理简单化,恰是刘道笠做事的风格,也是“奶奶厨房”诞生的起源。
在黉门街小税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,刘道笠从“四妹”变成了“四嬢”,一直不变的是她的热心肠。哪怕结束了自家的串串店生意,打算彻底在家养老时,她依然闲不住。
“街坊邻居问到我,说四妹你煮饭好吃,我们搭个伙嘛。”问者无心,听者有意,刘道笠真开始动手给街坊邻里煮饭吃。一开火,“食客”就来了,除了主动找到刘道笠的,还有更多是她自己主动去找的——那些唤着刘道笠“四妹”的人。
“楼上的陈老师,98岁了,老伴儿也是96岁,我给邻居做饭的时候,就顺便给他们也送一份。”刘道笠不图什么,“人家缺那口吃的吗?倒也不是,大家都图一份情谊。”
慢慢地,刘道笠主动给社区高龄老人送餐的事传开了,有年轻人找过来想记录下她的故事。“当时那群年轻人一直喊我嬢嬢,结果一问,他们才十八九岁,还没我孙大。”刘道笠“下令”给年轻人,“喊啥子嬢嬢哟,该喊奶奶了。”
就这样,年轻人送给刘道笠的个人爱心厨房一个名字——“奶奶厨房”。
志愿精神吸引人 “奶奶团”里能容小孩子
“奶奶厨房”正式在黉门社区叫响了,做的事情依然是刘道笠最初坚持的——为社区的高龄老人煮饭、送饭。至于价钱,一直坚持只收成本价,“抄手我要是买成1元一个,那就收1元一个”。
到后来,在“奶奶厨房”吃饭的老人越来越多,不光吃饭,也一起动手煮饭,再帮着刘道笠一起,送餐到“老老人”家里。拥挤的“奶奶厨房”变成了社区老人的第二个“家”,人们定期在这里聚会、团圆、庆贺。
再后来,“奶奶团”应运而生,像刘道笠一样志愿帮助社区高龄老人的低龄老人们,通力合作,不仅给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做好饭菜送上门,还组织60岁、70岁“年轻老人”给高龄老人送礼物、过生日等。
“奶奶”的号召力与日俱增,不光有“奶奶”加入志愿服务,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行动。“前前后后志愿者有百多人了吧,走了一批又来一批,”刘道笠说,“甚至小孩子也有来当志愿者的,只要愿意做,我们都接受。”
厨房升级 成社区老年人的“俱乐部”
发迹于刘道笠自家厨房的“奶奶厨房”,一直在升级,“从最开的0.1版本,到现在的3.0版本。”
在“黉门里”邻里生活体验中心,“奶奶厨房”的最新升级版“奶奶名厨”已经启动运营。通过社区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打造社区餐厅,不仅让“奶奶厨房”在硬件上得到大幅度的品质提升,“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”的精神更广泛在传播。
在“奶奶名厨”,设立有专门的后厨间、包间、活动区域等,到这里的老人不仅用餐更舒适,活动选择也更多。“宽敞多了,老年人既可以在这里做菜、聊天,还可以唱歌、学书法、跳舞、做手工等等,还有志愿者也可以借助这里的平台,发挥所长,照顾老人。”刘道笠总是感慨,“现在的环境,是当初想都想不到的。”
“虽然名字叫‘厨房’,但在我心里它是老年人的俱乐部。”作为“奶奶团”的一员,张君义自称是刘道笠的“铁粉”。“在这里,大家都像一家人那样相处。”
刘道笠总把感谢挂在嘴边,“有政府支持,有大家支持,才走到今天。”她也会想到老去的那一天,“只要还能做,我就一定会坚持下去,真到了我做不动的时候,相信会有年轻一些的老人,他们能传承下去。”